为加强教职工的消防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4月12日下午,河北地质大学博物馆特邀国安消防的齐兴涛教官在地球馆二楼举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2018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死亡1407人,直接财产损失36.75亿元……平均每天因火灾死亡约4人。”讲座中,齐兴涛教官通过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一张张生动的图片、真实火灾现场视频,使大家认识到火灾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提醒大家注意身边的线路老化、超负荷用电等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随后,教官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从如何自救、如何逃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讲解,并当场演示了灭火器、防火面罩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讲座气氛活跃,其间老师们还同教官进行了积极互动。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教官都一一详细讲解。
通过此次讲座,在场教职工感觉受益匪浅,深刻意识到消防的重要性,掌握了火灾发生的原因、正确灭火、紧急自救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
教职工认真听讲座
教官示范灭火器的防火效果
教官详细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讲座现场
如何在公众聚集的火灾场所逃生自救?
1、在遇到火灾等突发性事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惊慌失措,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避免堵塞出口。
2、切勿乘坐电梯。当发生火灾时,起火层的电力系统通常会受损,导致电梯因断电停止运行,同时普通电梯在遇到高温时,电梯厢容易变形卡住,造成人员被困。另外,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会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
3、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吸入过多烟雾而窒息。火灾发生后,应用水浇湿毛巾或用衣服捂住口鼻,同时弯腰或匍匐前进,以减小烟雾的伤害。匍匐爬行是避免烟雾伤害的最科学的逃生方法。
4、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厕所、保安室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即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
5、在被卷入慌乱人群中时,应双手抱头,两肘朝外,尽快松开衣扣,确保呼吸畅通和心脏不受挤压,用肩和背部承受外部的压力;注意避免使自己的身体靠在墙上或被挤到墙壁、栅栏旁边,要尽快走近通道:如果被挤倒、人群从身上踩过,应双手抱着后脑勺,两肘支地,胸部稍离地面,以免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