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8日和9日,我校地球科学博物馆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参观游览活动。本次活动反响热烈,新老同学纷纷参与。在开放日期的任何一个时间点,馆里都是“人才济济”。除了慕名而来的同学,馆里还有另外一部分“身负特殊任务”的人员,那就是博物馆讲解员。原来正值博讲团招新,团员们便想借此机会为大家讲解,让大家更多地认识了解到“不寻常”博讲团。这些隶属于“不寻常”博讲团的讲解员们,遍布在各个楼层,各件展品之间,随时准备为前来参观的同学讲解展品,答疑解惑。
笔者来到博物馆第四层——古生物展示厅时,博讲团的副团长叶嘉颖正在为大一的学弟学妹们讲解镇馆之宝——不寻常华北龙。笔者也被这副巨大的恐龙骨架所吸引,便跟在了队伍的后面听副团长讲解。“这只恐龙不寻常在哪?”队伍里一名学弟提问了。“这几乎是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会问的问题。”副团长对着队伍里的同学说,“它有很多不寻常之处,但总结来说,有三个最主要的‘不寻常’:一是体型之大……二是保存程度完好,高达70%……三是在分类学上,它是一个新种……还有就是,这是我校师生独立发掘拼接而成的……”在副团长的解说中,疑惑不见了,崇敬与感动慢慢地浮现在我们脸上,仿佛此刻,我们就置身在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活生生的不寻常华北龙就在我们面前;又好像我们和庞其清教授的团队一起,在代梁山的东北坡上发现了出露地表的骨骼……“同学们,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架巨大的骨架并不是不寻常华北龙的真身,而是仿制的石膏展品。真正的华北龙化石,其实就躺在中央展馆的一角,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起去到那里。”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巨龙”后方的角落,那里躺着“巨龙”真正的骨骼。“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真实还原的“不寻常华北龙”挖掘现场。这些化石的摆放方式是严格按照它们被发现时的状态摆放的……”不同于先前那具模型的气派与震慑力,泥土中的化石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苍凉和久远。它们只是躺在那里,我就感受到了无尽的无限的旷远和深邃。在华北龙之后,副团长还为大家讲解了鹦鹉嘴龙、恐龙蛋等一系列展品。副团长讲解生动具体,看得出来,大家对她的讲解十分满意。
讲解结束后笔者采访了讲解员叶同学,了解到博讲团的一些信息。博讲团是在地球科学博物馆指导下的、面向全校师生公开招聘成员的服务性组织,主要在成员的课余时间负责博物馆的接待讲解工作,是沟通我校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博讲团自2007年10月成立以来,已先后接待中外游客6万多名。在校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怀下,在专业老师的培训下,团内成员的讲解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全团进行改组,增设办公室、培训部、宣传组织部,并建立起严格的培训、考核、出勤、劳酬制度。正式团员享有接受培训、带薪讲解、外出学习考察等诸多待遇。也了解到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招新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但招新情况较为可观,不少新老同学都表示对博讲团十分感兴趣并且选择加入博讲团。
快乐的时间总是十分短暂,参观完古生物展厅是已经将近闭馆时间(下午五点),笔者和博讲团的同学告别,和前来参观的同学一起,恋恋不舍地走出博物馆。本次博物馆举办的活动十分有意义,笔者从中收获良多,期待博物馆和博讲团以后可以开展更多更优秀更有意义的活动。也祝愿博物馆越办越好,“不寻常”博讲团招新顺利,不断壮大。